2020-12-18

產業扶貧怎樣與鄉村振興銜接?農業農村部將從五方面著力
“當前,扶貧產業總體還處于培育成長期,整體發展水平還不高,可持續發展能力還不強。由于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周期不一致,很多問題在攻堅期內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需要納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一考慮,創造條件、分階段逐步解決?!?/span>
12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產業扶貧成效新聞發布會。針對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的銜接問題,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做出上述表述。
他介紹,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涉農整合資金加大對產業扶貧的投入,用于產業發展的比例超過40%。支持貧困群眾發展生產的扶貧小額信貸累計發放6800多億元。將貧困因素作為農業生產發展等資金的測算分配因素,高標準農田、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等項目都向貧困地區傾斜。

一是組織脫貧地區制定“十四五”特色產業發展規劃,突出特色和全產業鏈開發,實施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扶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鄉村服務業,加快推進產業鏈現代化。
二是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將產業扶貧幫扶資源有序轉到鄉村產業振興。推動現有扶貧專項資金和涉農整合資金,主要支持產業發展,穩定并完善小額信貸政策,加快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保障產業用地需要,為脫貧地區產業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
三是廣泛開展產銷對接活動,打造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加快建設田頭市場、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設施,推動農產品流通企業、電商、批發市場與脫貧地區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
四是從資金項目、金融保險、用地用電、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健全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將扶持政策與聯農帶農效果掛鉤,推動各類主體更好帶動脫貧戶、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
五是積極組織全國農業科技單位和產業技術體系專家開展產業幫扶,穩定產業技術專家組隊伍,擴大特聘農技員計劃實施范圍,將產業發展指導員轉為鄉村振興指導員,加大高素質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為脫貧地區打造一支不走的科技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