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產業:全部內容
>>政策利好
國家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強調,加快推動繭絲綢行業實現“質量效益型”增長,商務部組織制定了《繭絲綢行業“十三五”發展綱要》。
近年來,我國蠶桑產業進行“東桑西移”、“北桑南移”結構性的區域調整,蠶桑產業由我國東部發達地區向西部和南部地區轉移。在此背景和海南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推動下,海南省利用中部地區農業發展資金和現代農業發展資金大力扶持桑蠶產業,推廣優良桑蠶品種,組織開展技術培訓,有力推動了全省桑蠶產業發展。桑蠶產業已被海南省確定為農業支柱型產業,將成為繼香蕉等熱帶水果之后的又一新興農業優勢產業。
為支持繭絲綢行業轉型升級,進一步促進繭絲綢行業健康發展,2013年9月,商務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農業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制定了《關于進一步促進繭絲綢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對逐步擴大中央財政預算扶持繭絲綢行業發展的資金規模有明確的指向。
地方政策
2014年5月7日中共海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第3期“政策與決策”以題為“種桑養蠶,未來帶動海南中西部地區綠色發展的主產業”的調查報告,充分肯定了種桑養蠶可作為帶領農民脫貧致富的主產業,并號召全省各市縣政府積極支持種桑養蠶業的發展。
2015年,為組織實施好現代農業發展資金支持種桑養蠶項目,加強現代農業發展資金的管理,充分利用我省自然資源優勢,加快我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扶持發展桑蠶產業,促進農民增收,按照現代農業發展資金使用管理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海南省現代農業發展資金支持種桑養蠶項目實施方案。
2018年,為加快萬寧市蠶桑產業發展,充分利用我市自然資源優勢,引導農民脫貧致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結合我市實際,特制《萬寧市南橋鎮種桑養蠶產業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指出,將充分利用南橋鎮自然資源優勢和產業結構調整有利時機,引進海南創科蠶桑龍頭企業,把南橋鎮打造成以種桑養蠶為第一產業基礎,桑菜、桑茶等桑系列延伸產品加工為第二產業補充,特色采摘、度假養老、觀光旅游、鄉村民宿的開發利用為第三產業延展的桑蠶特色小鎮,推進萬寧市生態旅游及美麗鄉村建設。
>>種桑養蠶的特點及效益
種桑養蠶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勞動強度低的特點,屬高效農業。桑樹種植后6個月即有產出,且首年畝產值就能超過4000元,第二年畝產值6000-7000元,第三年畝產值可達到8000-10000元,是農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